「歷代人對李白欣賞的興趣大大超過了研究的興趣,這是搜集資料過程中所獲得的總體印象,一個十分鮮明而強烈的印象。」──裴斐〈李白研究與欣賞──《李白資料彙編‧金元明清之部》出版感言〉
如上,讓我廚個痛(。
《李白全集校注彙釋集評》各篇鏈接→ http://missinglibai.lofter.com/post/1cbe287a_1203593c
《李白資料彙編》各篇鏈接→ http://melodielee.lofter.com/post/3b2642_fc3bbf8
讀書筆記兼推廣安利。
抄錄各種酬贈題詠評論李白相關詩文,日更。
2016.7.9把子博私信功能打開了

[唐] 李白〈獨不見〉

獨不見  李白

白馬誰家子?黃龍邊塞兒。天山三丈雪,豈是遠行時?

春蕙忽秋草,莎雞鳴曲池。風催寒梭響,月入霜閨悲。

憶與君別年,種桃齊蛾眉。桃今百餘尺,花落成枯枝。

終然獨不見,流淚空自知。


【校記】

  [題]敦煌殘卷〈獨不見〉與此多異,全詩云:「白馬黃花塞,雲沙繞夢思。那堪愁苦節,遠憶邊城兒。螢飛秋窗滿,月度霜閨遲。摧殘梧桐葉,蕭颯沙棠枝。無然獨不見?流淚空自知!」

  [莎雞]莎,宋本作沙。咸本、蕭本、玉本、郭本、朱本、嚴評本、《全唐詩》本王本俱作莎,今據改。

  [曲池]曲,咸本、蕭本、玉本、郭本、朱本、嚴評本、《全唐詩》本俱作西。劉本注云:曲池,今本作西池。

  [風催]催,咸本、蕭本、玉本、郭本、劉本、胡本、《全唐詩》本俱作摧。誤。

  [寒梭]梭,咸本、蕭本、玉本、劉本、胡本、《全唐詩》本俱作椶。郭本、朱本俱作㯶。許本作㮨。胡本注云:一作風催寒梭響。王本注云:一作椶,許本作㮨。

  [蛾眉]蛾,宋本作娥。咸本、蕭本、玉本、郭本《樂府》俱作蛾,今據改。


【題解】

  《樂府古題要解》卷下:「〈獨不見〉,皆言思而不得見也。」太白此篇亦用其旨。

  《樂府詩集》卷七十五〈雜曲歌辭〉收此詩。

  蕭注:「《樂府遺聲》:『怨思二十五曲中有〈獨不見〉。』」

  胡注:「梁柳惲本辭:『奉帚長信宮,誰知獨不見?』唐人擬者多用『獨不見』三字。」

  詹鍈《李白詩論叢‧李白樂府探源》:「按此詩與卷五〈塞下曲〉第四首語意多同,惟此詳而彼略。敦煌唐寫本詩選殘卷錄太白〈獨不見〉詩,內容與〈塞下曲〉第四首全同,蓋本是一詩而兩存者。」


【集評】

  楊慎《升庵詩話》卷二:「太白詩:『天山三丈雪,豈是遠行時?』又云:『水國秋風夜,殊非遠別時。』『豈是』、『殊非』,變幻二字,愈出愈奇。孟蜀韓琮詩:『晚日低霞綺,晴山遠畫眉。青青河畔草,不是望鄉時。』亦祖太白句法。」


參考:

《李白全集校注彙釋集評》第二冊P.635(檔案第二冊P.138)

全書目錄連結、凡例。計數:第55題第119首、第120首(含被誤編作〈塞下曲〉其四的「白馬黃花塞」)



「莎雞」校記原書作「郭本、嚴本、嚴評本」,然而凡例只有一個嚴評本有嚴字,我懷疑是打錯,先依據「曲池」那條改成朱本(。

題解把詹鍈和黃永武兩位先生的說法綜合起來就是〈獨不見〉有兩篇,或者一詩兩存(類似〈白頭吟〉情況),而敦煌本所選之「白馬黃花塞」一篇被後人誤編為〈塞下曲〉。


慣例附上黃永武《敦煌的唐詩》P.63-64對各句異文的考訂,其中所指另一首李白〈獨不見〉詩即此篇「白馬誰家子」:

本詩詩題為〈獨不見〉,宋本、今本改為〈塞下曲〉,為〈塞下曲六首〉之四,考另一首李白的〈獨不見〉詩,也以「白馬……」開頭,而以「……獨不見,流淚空自知」結束,知道本詩的題目應該是「獨不見」,因為樂府詩題載梁代柳惲的〈獨不見〉詩,結尾用「獨不見」三字,唐人擬作者也多用「獨不見」三字,而今本輯入〈塞下曲〉,與前後體例不一致。但是這個錯誤在編宋本及《樂府詩集》時已造成,《樂府詩集》卷九十二已併為〈塞下曲六首〉。《文苑英華》〈塞下曲〉李白的只收了一首(個人按:應為錄作〈塞上曲〉者二首、〈塞下曲〉者一首),無法知道宋初是不是已將六首詩併合。

「白馬黃花塞」,宋本、今本並作「白馬黃金塞」,誤為黃金塞以後,便無從考察其地點,所以王琦的注文說:「黃金塞,邊上地名,未詳所在。」其實原文是作「黃花塞」,考黃花城在陝西省漢中道鳳縣北六十里,始建於唐初,至寶曆年始廢,可能即是詩中的黃花塞。

「無然獨不見」,宋本、今本並作「無時獨不見」,考李白另一首〈獨不見〉作「終然獨不見」,「終然」一詞。李白詩中屢見,如〈五月東魯行答汶上君〉詩:「終然不受賞。」又〈避地司空原言懷〉:「終然保清真」等皆是。「終然」、「終不然」、「無然」、「不然」用在疑問句中是「難道」的意思,是漢唐人的口語,如張九齡〈郡舍南有園畦雜樹聊以永日〉詩:「我願從歸翼,無然坐自沉?」又《史記‧越王句踐世家》:「句踐曰:『孤將與子分國而有之,不然將加誅于子?』」這「無然」、「不然」都作「難道」解。後人不解,就改為「無時」。

其他如「沙」作「砂」,前〈飛龍引〉「丹砂」敦煌本亦作「丹沙」,是沙砂二字唐人通用無別。



檔案頁碼記錄:

《敦煌的唐詩》黃永武 P.291(原書P.266)


《宋刊李太白文集》(北圖本) P.67


《景宋咸淳本李翰林集》02樂府中下、贈上 P.21


《李太白文集》三十六卷 [清] 王琦輯注、乾隆二十四年聚錦堂藏板03 P.30

评论
热度(16)

© 將船買酒白雲邊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