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人對李白欣賞的興趣大大超過了研究的興趣,這是搜集資料過程中所獲得的總體印象,一個十分鮮明而強烈的印象。」──裴斐〈李白研究與欣賞──《李白資料彙編‧金元明清之部》出版感言〉
如上,讓我廚個痛(。
《李白全集校注彙釋集評》各篇鏈接→ http://missinglibai.lofter.com/post/1cbe287a_1203593c
《李白資料彙編》各篇鏈接→ http://melodielee.lofter.com/post/3b2642_fc3bbf8
讀書筆記兼推廣安利。
抄錄各種酬贈題詠評論李白相關詩文,日更。
2016.7.9把子博私信功能打開了

[唐] 李白〈送賀賓客歸越〉

陰盤驛送賀監歸越
 
鏡湖流水春始波,狂客歸舟逸興多。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取白鵝。
 
 
 
【校記】
  [題]宋本以下俱作〈送賀賓客歸越〉。敦煌殘卷作〈陰盤驛送賀監歸越〉,今據改。
  [春始波]宋本作漾清波,注云:一作春始波。咸本、蕭本、元刊二十六卷本、玉本、郭本俱作漾清波,俱無一作注。敦煌殘卷作春始波,今據改。
  [狂客]狂,《英華》作征。誤。
  [取白鵝]取,宋本以下俱作換。敦煌殘卷作取,今據改。楊雄〈敦煌寫本李白詩芻議〉:「『換』字處寫本殘留半字,似為『取』。『取』字勝,更能反映出賀知章的『性放善謔,晚年尤縱,無復規檢。』(《法書要錄》)
 
 
 
【題解】
  陰盤驛,在今陝西省臨潼縣東,距京師有六、七十里之遙。據黃永武《敦煌的唐詩》、嚴耕望〈唐兩京館驛考〉等文,百官祖別賀知章之長樂坡,在長安東北十里、滻水西岸,為京師東出第一驛,一般公私送迎多在此。陰盤驛則較遠,東渡滻水十五里至滋水驛(滋水又名霸水,滋水驛即霸橋驛,地處長安東面,為交通、軍事之要衝。長安祖餞,情誼篤厚者,更至此驛)後,東行三十里至昭應縣,復東行十五里,方至陰盤驛。
  賀知章,字季真,自號四明狂客。曾任秘書監、太子賓客,故人稱賀監、賀秘監、賀賓客。《通典》卷三十〈東宮官‧太子賓客〉:「定置四人。掌調護、侍從、規諫。凡太子有賓客之事,則為上齒,蓋取象於四皓焉。資位閑重,其流不雜。」天寶二年(743)十二月上表請度為道士還鄉,詔許之,賜鏡湖、剡川一曲。天寶三載(744)正月,玄宗遣左右相已下祖別賀知章於長樂坡,並賦詩贈之。《法書要錄》卷六竇皋〈述書賦〉:「湖山降禮,狂客風流。落筆精絕,芳詞寡儔。如春林之絢彩,實一望而寫憂。邕容省闥,高逸豁達。解朝服而歸鄉,斂霓裳而辭闕。」竇蒙注:「賀知章,字維摩,會稽永興人,太子洗馬德仁之孫。少以文詞知名,工草、隸書,進士及第,歷官太常少卿、禮部侍郎、集賢學士、太子右庶子兼皇太子侍讀、簡較工部侍郎,遷秘書監、太子賓客、慶王侍讀。知章性放善謔,晚年尤縱,無復規檢。年八十六,自號四明狂客。每興酣命筆,好書大字,或三百言,或五百言,詩筆唯命,問有幾紙,報十紙,紙盡,語亦盡;二十紙、三十紙,紙盡,語亦盡。忽有好處,與造化相爭,非人工所到也。天寶二年,以老年上表,請入道,歸鄉里,特詔許之。重令入閣,諸皇以下拜辭,上親制詩序,令所司供帳、百寮餞送,賜詩敘別。知章表謝,手詔答曰:『卿儒才舊業,德著老成。方欲乞言,以光東序,而乃高蹈世表,歸心妙門。雖雅意難違,良深耿嘆。眷言離祖,是用贈詩。宜保松喬、慎行李也。兒子等常明執經,故令親別。尊師之義,何以謝焉?仍拜其子典設郎曾子為朝散大夫、本郡司馬,以伸侍養。』知章以羸老,乘輿而往,到會稽,無幾,老終。元年冬十一月詔曰:『故越州千秋觀道士賀知章,神清志逸,學富才雄。挺會稽之美箭,蘊昆岡之良玉。故飛名仙省,待詔龍樓。願追二老之奇蹤,克遂四明之狂客。允協初志,脫落朝衣。駕青牛而不還,狎白鷗而長往。舟壑靡息,人琴兩忘。推舊之懷,有深追悼。宜加縟禮,式展哀榮。可贈兵部尚書者也。』」盧象〈送賀秘監歸會稽歌〉序云:「……於是表請辭官,乞以父子入道,俱還故鄉,仍以山陰舊宅為觀焉。皇帝嘉尚其事,尋而見許,擇日度公與男田。時公卿大夫觀者如堵,皆曰:『賢才也。』正月五日,上令周公、邵公洎百寮餞別青門之內。」《新唐書‧隱逸列傳》:「賀知章,字季真,越州永興人。……天寶初,病,夢遊帝居,數日寤,乃請為道士還鄉里。詔許之,以宅為千秋觀而居。又求周宮湖數頃為放生池,有詔賜鏡湖、剡川一曲。既行,帝賜詩,皇太子、百官餞送。」《舊唐書‧玄宗紀》:「(天寶二年)十二月乙酉,太子賓客賀知章請度為道士還鄉。……(天寶三載)庚子,遣左右相已下祖別賀知章於長樂坡,上賦詩贈之。」李白與賀知章交遊詩除此首外尚有〈重憶一首〉、〈對酒憶賀監二首并序〉,又〈金陵與諸賢送權十一序〉云:「即四明逸老賀知章呼余為謫仙人,蓋實錄耳。」至於〈送賀監歸四明應制〉則應為晚唐人擬作。郁賢皓《李白選集》:「李集有七律〈送賀監歸四明應制〉一首,乃晚唐人擬作,誤入李集。李白當是單獨在陰盤驛送賀,作此七絕。」
  越中,《舊唐書‧地理志》:「越州,隋會稽郡。武德四年,平李子通,置越州總管,管越、嵊、姚、鄞、浙、綱、衢、穀、麗、嚴、婺十一州。越州領會稽、諸暨、山陰三縣。七年,改總管為都督,督越、婺、鄞、嵊、麗五州。越州領會稽、諸暨、山陰、餘姚四縣。八年,廢鄞州為鄮縣,嵊州為剡縣,來屬。麗州為永康,屬婺州。省山陰縣。督越、婺二州。貞觀元年,更督越、婺、泉、建、臺、括六州。天寶元年,改越州為會稽郡。乾元元年,復為越州。」
 
 
 
個人按:
詩題異文有敦煌本的都依敦煌本
雖然校記沒寫,以前有找到題作〈送賀八歸越〉的李白書法碑刻拓印(真偽不明)
附存賀李交遊資料總集
太白不算官員,我覺得不會參與百僚祖餞……私人送行送這麼遠交情也是很甜了 (つ////` )
「鏡湖流水春始波」,大概致敬賀老自己的詩〈采蓮曲〉:「稽山罷霧鬱嵯峨,鏡水無風也自波。莫言春度芳菲盡,別有中流采芰荷。」
另外,做資料彙編時看到一堆人不知為啥很愛吵最後那句「應寫黃庭換白鵝」…就道德經黃庭經都沒有錯啊到底想怎樣!

附上黃永武《敦煌的唐詩》P.25-26對各句異文的考訂,雖然他把〈送賀監歸四明應制〉當成李詩以及說太白有參加百官餞別這兩點我不認同:

宋本、今本題目並作〈送賀賓客歸越〉,考賀知章為秘書監、太子賓客,所以稱賀監或賀賓客都是賀知章。知章自號「四明狂客」,所以詩中也稱他為「狂客」,四明在越,鏡湖在越,山陰也在越,與詩題歸越相符合。李白另有〈送賀監歸四明應制〉詩,與本詩題同意。敦煌本詩題又多了「陰盤驛」的地名,考《舊唐書》天寶三年「祖別賀知章於長樂坡」,長樂坡在長安東北十里,在滻水西岸,為京師東出第一驛。一般公私送迎多在此,但陰盤驛則較遠,東渡滻水十五里至滋水驛,滋水驛再東行三十里至昭應縣,昭應再東行十五里至陰盤驛(參見嚴耕望〈唐兩京館驛考〉)。天寶三年春天李白在京師,為翰林供奉,賀與李同作酒中八仙之遊,此番李白送賀知章歸越,不止參加公家送別的場面而已,還特別多送了六十里,因為賀是李的官職引薦人,氣味相投,私交最篤,遠送離別,錄下送別的地點,正顯示二人間交誼的深厚。

「鏡湖流水春始波」,宋本及明嘉靖本「春始波」作「漾清波」,但宋本及《文苑英華》卷二六九載本詩異文「一作春始」與敦煌本相同。考《冊府元龜》載天寶三年正月五日賀知章將歸會稽,遂餞東路,是歸鄉正在春初,作「春始波」既寫景物,又點明時節,遠較「漾清波」為佳。

「應寫黃庭取白鵝」,宋本及今本「取」多作「換」,考《晉書》有王右軍寫《道德經》「換」道士鵝的記載,但李白詩說寫《黃庭經》,不是《道德經》,可見李詩所據不是《晉書》。又考《太平御覽》引何法盛《晉中興書》,有山陰道士「養群鵝,羲之意甚悅。道士云:『為寫《黃庭經》,當舉群相贈。』乃為寫訖,籠鵝而去。」這段記載與李白詩較吻合,原文中並沒有「換」字,因此李詩原文作「取」也是可能的。

评论
热度(8)

© 將船買酒白雲邊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