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人對李白欣賞的興趣大大超過了研究的興趣,這是搜集資料過程中所獲得的總體印象,一個十分鮮明而強烈的印象。」──裴斐〈李白研究與欣賞──《李白資料彙編‧金元明清之部》出版感言〉
如上,讓我廚個痛(。
《李白全集校注彙釋集評》各篇鏈接→ http://missinglibai.lofter.com/post/1cbe287a_1203593c
《李白資料彙編》各篇鏈接→ http://melodielee.lofter.com/post/3b2642_fc3bbf8
讀書筆記兼推廣安利。
抄錄各種酬贈題詠評論李白相關詩文,日更。
2016.7.9把子博私信功能打開了

[唐] 李白〈宣城九日聞崔四侍御與宇文太守遊敬亭余時登響山不同此賞醉後寄崔侍御二首〉

宣城九日聞崔四侍御與宇文太守遊敬亭,余時登響山,不同此賞。醉後寄崔侍御二首
 
九日茱萸熟,插鬢傷早白。登高望山海,滿目悲古昔。遠訪投沙人,因爲逃名客。
故交竟誰在?獨有崔亭伯。重陽不相知,載酒任所適。手持一枝菊,調笑二千石。
日暮岸幘歸,傳呼隘阡陌。彤襜雙白鹿,賓從何輝赫!夫子在其間,遂成雲霄隔。
良辰與美景,兩地方虛擲。晚從南峯歸,蘿月下水壁。
卻登郡樓望,松色寒轉碧。咫尺(一作望美)不可親,棄我如遺舃。

其二

九卿天上落,五馬道傍來。列戟朱門曉,褰幃碧嶂開。
登高望遠海,召客得英才。紫綬歡情洽,黃花逸興催。
山從圖上見,溪即(一作向)鏡中迴。遙羨重陽作,應過戲馬臺。
 
 
 
【校記】
  [題]《英華》作〈宣城九日聞崔侍御與宇文太守遊敬亭余時登響山不同此賞醉後寄崔侍御二首〉。蕭本、玉本、郭本、劉本、朱本、嚴評本、胡本、《全唐詩》本俱作〈宣州九日聞崔四侍御與宇文太守遊敬亭余時登響山不同此賞醉後寄崔侍御二首〉。
  [逃名客]逃名,《英華》注云:集作名山。咸本、劉本、胡本俱注云:一作名山。
  [一枝菊]枝,《英華》作把,注云:集作枝。
  [調笑]調,《英華》作談,注云:一作調。
  [隘阡陌]隘,《英華》注云:集作溢。
  [水壁]壁,王本作璧。誤。
  [咫尺(一作望美)]咫尺,《英華》作望美,注云:集作咫尺。咸本、蕭本、玉本、郭本俱無一作注。
  [碧嶂]嶂,《英華》作幛。蕭本郭本、朱本、王本俱作帳。
  [得英才]得,《英華》作來。
  [紫綬]綬,宋本作絲。誤。《英華》、咸本、蕭本郭本、元刊二十六卷本、朱本、《全唐詩》本王本俱作綬,今據改。
  [山從]從,《英華》注云:集作依。咸本作依,注云:一作從。
  [溪即(一作向)]咸本、蕭本、玉本、郭本俱無一作向注。胡本作向。
 
 
 
【題解】
  九日,即九月九日重陽節,古有登高之俗。
  宣城、崔成甫、宇文太守,詳見〈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題解。
  響山,在今安徽宣城城南。《輿地紀勝》卷十九〈寧國府〉:「權德輿〈記〉曰:『得響山焉。兩崖聳峙,蒼翠對起。』」《方輿勝覽》卷十五〈寧國府〉:「響山,在宣城縣南五里。」王注引《潛確居類書》云:「響山,在宣城縣,當鰲峯之前,兩崖對峙,下瞰響潭,潭上有釣臺。」
  此詩為天寶十二載(753)秋至宣城時作。
 
 
 
個人按:
有評論說「棄我如遺舃」口氣太重,我感覺還好啊,就是朋友間的玩笑嘛
雖然太白有時候可能怕寂寞LOL

评论
热度(2)

© 將船買酒白雲邊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