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人對李白欣賞的興趣大大超過了研究的興趣,這是搜集資料過程中所獲得的總體印象,一個十分鮮明而強烈的印象。」──裴斐〈李白研究與欣賞──《李白資料彙編‧金元明清之部》出版感言〉
如上,讓我廚個痛(。
《李白全集校注彙釋集評》各篇鏈接→ http://missinglibai.lofter.com/post/1cbe287a_1203593c
《李白資料彙編》各篇鏈接→ http://melodielee.lofter.com/post/3b2642_fc3bbf8
讀書筆記兼推廣安利。
抄錄各種酬贈題詠評論李白相關詩文,日更。
2016.7.9把子博私信功能打開了

[唐] 李白〈東海有勇婦〉

東海有勇婦 代關東有賢女。  李白

梁山感杞妻,慟哭爲之傾。金石忽暫開,都由激深情。

東海有勇婦,何慙蘇來卿?學劍越處子,超騰若流星。損軀報夫讎,萬死不顧生。

白刃耀素雪,蒼天感精誠。十步兩躩(一作跳)躍,三呼一交兵。

斬首掉國門,蹴踏五藏行。豁此伉儷憤,粲然大義明。

北海李使君,飛章奏天庭。捨罪警風俗,流芳播滄瀛。

志在列女籍,竹帛已光榮。淳于免詔獄,漢主爲緹縈。

津妾一棹歌,脫父於嚴刑。十子若不肖,不如一女英。

豫讓斬空衣,有心竟無成。要離殺慶忌,壯夫素所輕。

妻子亦何辜?焚之買虛聲。豈如東海婦,事立獨揚名!


【校記】

  [題]題下注,宋本作:「代閨中有貞女,又作賢。」咸本作:「代閨中有貞女,又作賢女。」劉本、胡本俱注云:「代關中有賢女。」俱誤,應作:「代關東有賢女。」

  [慟哭]慟,蕭本、玉本、郭本、嚴評本俱作痛。

  [暫開]暫,《樂府》作蹔。

  [蘇來卿]宋本以下俱作蘇子卿。按蘇子卿為漢蘇武字,事跡不類,應誤。曹植〈精微篇〉:「關東有賢女,自字蘇來卿。」今據改。

  [超騰]騰,蕭本、玉本、郭本、嚴評本、《全唐詩》本俱作然。

  [躩(一作跳)躍]咸本、蕭本、玉本、郭本《樂府》俱無一作跳注。胡本作跳。

  [五藏]意同五臟。咸本、蕭本、玉本、郭本以下俱作五臧。

  [豁此伉儷憤]豁,《樂府》作割。咸本注云:一作割。

  [李使君]使,宋本、《樂府》俱作史。咸本注云:一作府。劉本、嚴評本、《全唐詩》本王本俱作使,今據改。

  [警風俗]警,咸本注云:一作驚。誤。

  [志在]志,咸本、蕭本、玉本、郭本、劉本、嚴評本、《全唐詩》本王本俱作名。

  [已光榮]已,胡本作以。

  [素所輕]素所,蕭本、玉本、、劉本、嚴評本、《全唐詩》本王本俱作所素。

  [虛聲]聲,《樂府》作名。 


【題解】

  《樂府詩集》卷五十三〈舞曲歌辭‧鼙舞歌〉收此詩。題下注云:「魏鼙舞五曲。李白作此篇以代〈關中有賢女〉。」又於〈魏陳思王鼙舞歌〉題下注引《古今樂錄》曰:「鞞舞,梁謂之鞞扇舞,即〈巴渝〉是也。……漢曲五篇:一曰〈關東有賢女〉……並章帝造。魏曲五篇……陳思王又有五篇……四、〈精微篇〉,以當〈關中有賢女〉。」

  此詩即擬曹植〈精微篇〉而作。

  胡注:「鞞舞,漢曲,有〈關東有賢女〉,辭亡。勇婦者,似即白同時人,史傳失載,未詳。」

  王注:「原注:代關中有貞女。按《晉書》,〈關東有賢女〉乃鼙舞舊曲五篇之一,其辭已亡。〈關中有貞女〉當是〈關東有賢女〉之訛。」又云:「李邕為北海太守,世稱李北海。所謂『北海李使君』,疑即其人也。」

  依上說,此詩當為天寶四載(745)李邕任北海太守時作。


【集評】

  陸時雍《唐詩鏡》卷十七:「發揚有餘。傅玄〈秦女休行〉尚多本體情色。」

  宋長白《柳亭詩話》卷三:「太白〈東海有勇婦〉篇:『捐軀報夫仇,萬死不顧生。白刃耀素雪,蒼天感精誠。北海李使君,飛章奏天庭。捨罪警風俗,流芳播滄瀛。名在列女籍,竹帛已光榮。』似目擊其事而賦之者,豈李使君即泰和邕耶?惜蕭、楊作注,弗備考其故實,並勇婦姓氏逸之,則奇人奇事淹沒而弗傳者多矣。其〈秦女休〉一篇,則曹子建左延年俱有此作,是詠古蹟而非述時事也。」


參考:

《李白全集校注彙釋集評》第二冊P.674(檔案第二冊P.177)

全書目錄連結、凡例。計數:第62題第129首



不愧是出產名女俠的大唐,和子建原作相比加的武功描寫整個超帥 (つ////` )

雖然主要應該是太白本身性格的緣故(ry


題下注部分,《李白全集校注彙釋集評》的底本雖然是宋本,但這首題注用的是繆本「代關中有貞女(又作賢)」,宋本跟咸本「關」都作「閨」。而且實際上無論關中還是閨中都是訛誤,所以我轉貼就直接改成正確的「代關東有賢女」。

然後題解引葛立方來說這是慮父子之義不篤的根本莫名其妙……大家重點都是為夫報仇就你在那邊父子,慣例裱一裱不再錄。

嚴評本載明人批因為覺得他挑「慟哭爲之傾」的刺很沒必要就也不放在上面,不過有兩句批看著挺開心的:「陳思辭亦有緹縈、津女二事,敘得極詳。」「以下事陳思所無,然此覺貶男子太過。」哪裡太過?很中肯啊。

備考安旗《李白全集編年注釋》因詩中有讚頌李邕句,認為是天寶四載在濟南和李邕、高適、杜甫同遊作……但就只是猜測而已。李白既然沒有像高杜那樣詩題明顯寫出李邕的作品(高適〈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陰亭〉杜甫〈陪李北海宴歷下亭〉〈同李太守登歷下古城員外新亭〉),為什麼只這樣就判斷他們四人一定在一起啊……在別地聽說又覺得事情很感人而寫不行嗎?這段意思就類似曹植原作的「國君高其義……禮樂風俗移」而已吧。



檔案頁碼記錄:

《宋刊李太白文集》(北圖本) P.70


《景宋咸淳本李翰林集》02樂府中下、贈上 P.26


《李太白文集》三十六卷 [清] 王琦輯注、乾隆二十四年聚錦堂藏板03 P.38

评论(6)
热度(16)

© 將船買酒白雲邊 | Powered by LOFTER